You are here

港深合作創新科技

港深合作創新科技

香港薪酬水準長年跑輸通脹,基層貧窮趨勢日益嚴重,愈來愈多年輕人選擇自己創業。香港中文大學與香港浸會大學今日發佈“全球創業觀察(GEM)香港及深圳研究報告2016-17”,發現香港與深圳初創企業大幅增加逾200%,相信是由於兩地政府對初創企業的支援有長足的增長。主持研究的中大商學院副教授區玉輝告誡初創企業家,香港類似紐約而非矽谷,經營服務業的成功機會較大,結合深圳高科產業可達至雙贏。

GEM是全球最前沿和權威的對比創業研究,是聯合國、世界經濟論壇、世界銀行等主要國際組織信賴的創業資訊來源。此次報告由中文大學商學院創業研究中心副教授區玉輝與浸會大會工商管理學院副教授Marta K.Dowejko共同主持完成。研究團隊統計了兩地初創企業情況,並訪問了逾2,000名兩地年輕人。與2009年GEM同類調查相比,香港初創企業增長206%,深圳初創企業增長284%。已擁有一定規模的初創企業香港增長109%,深圳增長更高達389%。

男性居多 深創業者學歷高

調查發現香港的創業人口由7.3%升至19.7%,深圳則由17.6%升至36%。兩地早期創業者均以富有階層為主,家庭支持發揮重要作用,92%兩地新生企業家指維持企業營運的資金來自私人積蓄。行業界別方面,深圳以創科行業為主,香港商業服務業為主。創業者教育程度方面,香港中學畢業較多,深圳則以碩士或以上程度居多,兩地創業者均以男性居多。雖然兩地初創企業活動均大幅增加,但深圳初創企業和科技行業數量均明顯領先香港。區玉輝表示,這是正常現象,因全球都是發展中地區創業活動最活躍,而深圳政府的強力提倡及大量資金直接支持,亦是主要原因。

市場不同 科技難與深競爭

他續說,香港是個商業服務業為主的都市,深圳則屬內地高科產業龍頭,兩地商業環境和市場不同,香港創業者若想在發展高科技產業,難以和深圳競爭,“如果發揮香港與全球市場全面相同的優勢並與深圳創業者合作,既可幫助深圳高科技業進入國際市場,亦有助香港服務業拓展內地市場,達至互補雙贏局面。這種兩地合作模式相信會日益明顯。”研究團隊還訪問了39名香港及37名深圳創業專家,他們對兩地創業者合作提出以下建議:合作發展物聯網、智慧城市、健康科技、電子科技、金融科技或電子商務行業;開展以跨境創新、人才共用及強化知識交流為目標的聯合研發計畫;推動動跨境教育合作,通過開設更多世界級學術機構照顧兩地學生,從而促進兩地文化交流;協調兩個經濟體系在創業方面的政策,例如向創業家簽發“聯合護照”,為初創企業提供更多跨境營運的便利。

港深合作創新科技

矗立在深圳蓮花山公園的鄧小平銅像,俯瞰深港風雨變化。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逝世20年後,思想依然深刻地影響著中國的走向。不少深港專家指出,鄧小平提出的「一國兩製」偉大構想確保了香港的穩定繁榮,也促成了深圳的快速崛起。隨著兩地合作進入「3.0階段」,當前緬懷鄧公更具現實意義,兩地宜進一步改革創新,共建大灣區參與國際競爭。/大公報記者李望賢深圳報道

每逢2月19日,總有很多市民前往深圳蓮花山給小平銅像獻花,表達對一代偉人的永遠懷念之情。在今年紀念鄧公逝世20周年這一特殊節點,再次審視「一國兩製」偉大構想、學習領會鄧公的改革智慧具有更為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優勢轉變 合作模式也要變

香港一國兩製研究中心總研究主任方舟認為,「一國兩製」在港澳落實,整體非常成功,甚至大大超出了上世紀80年代許多人的預期。實際上,「一國兩製」不僅確保政治上國家安全,也有經濟層面的意義。回歸20年,香港能夠從一個區域中心發展到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之一,正是因為背靠了祖國這個龐大的經濟體。

但香港回歸20年來客觀環境也發生了很大變化,過去香港與內地尤其是廣東省前店後廠的經濟合作模式發生轉變。兩地不僅是貨物交流,人的交流也越來越多,對香港形成很大挑戰。比如自由行引發的問題,需要香港轉變思想,積極地規劃,擴大容量,解決問題。「如果有矛盾就自我封閉,香港絕對是死路一條」。

冀大橋高鐵盡早通行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綜合開發研究院(深圳)常務副院長郭萬達指出,鄧小平「一國兩製」偉大構想確保了香港的順利回歸和繁榮穩定。如今,深港兩地發展日新月異,緬懷鄧公,具有新的含義,那就是如何繼續堅持改革開放,把握新的發展機遇。

郭萬達指出,改革開放初期,深港兩地合作為「前店後廠」的模式,可稱之為1.0階段,之後兩地進行產業分工合作,為2.0階段,當前兩地科技創新合作,應當稱之為3.0階段,香港在金融、法治等方面的優勢,可以跟深圳製造創新能力結合,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參與國際競爭。

在深圳社會主義學院副院長譚剛看來,隨著深港經濟發展,優勢出現轉換,兩地合作轉向服務業合作為主,合作的模式仍然需要探討。他指出,深港合作僅僅局限於深港兩個城市已經不夠,需要放大到大都市圈。粵港澳大灣區明確寫入國家規劃,為深港合作提供了更廣闊的平臺。但打造大灣區首先需要在基礎設施方面打通,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等重要跨境基礎設施將成為灣區交通骨架,希望能夠盡早通行。

http://china168.hk/article.php?id=26872

Date: 
Friday, February 17, 2017
Media Name: 
華發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