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腹地為福地:香港迎來大灣區發展新機遇
“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建設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香港多方人士認為,這是繼“一帶一路”倡議之後香港迎來的發展新機遇。城市群有望形成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競爭力與宜居度顯著提高的新區域。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日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而去年公佈的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也提出了要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和跨省區重大合作平台建設。
恆生銀行執行董事馮孝忠認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概念是過去珠三角、泛珠三角等概念的整合,但它又超越了地域上的劃分,更為註重經濟效應。
香港中文大學創業研究中心主任馬旭飛認為,首先,灣區是一個天然的地理空間的獨立存在,超越了行政區分,在說法上更形象、清晰;其次,使用大灣區概念,易與國際上成熟的“灣區”進行比較,便於進行發展定位。
灣區是一種成熟的大都市群體形態,國際上知名的有舊金山灣區、紐約灣區、東京灣區等。大多數灣區聚集了創新產業和金融業,美國的矽谷就位於舊金山灣區。
據了解,粵港澳大灣區主要包括“二區九市”: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以及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東莞、惠州、江門、肇慶。
剛從舊金山灣區開會歸來的馬旭飛認為,此次區域發展理念“平穩、務實、立意高”,參考的是國際知名灣區,便於自身進行戰略規劃,實現差異化發展。他認為,上海之所以成功,正是因為它依托長三角這個製造業中心,實現了金融與實體經濟的無縫連接。另一個製造業中心正是珠三角,香港企業要敢於“變腹地為福地”——借助珠三角這塊腹地,將香港的劣勢轉為優勢:香港產業鏈不完整,缺乏製造業,而珠三角有製造業;香港市場小,而珠三角有巨大市場。
業界認為,大灣區有望成為香港發展的新機遇。馮孝忠認為,大灣區建設與“一帶一路”直接相關,該區域多涉及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南下重鎮,未來在“一帶一路”中將發揮更大的作用。
借助灣區經濟效應,香港的強項將獲得更大的發展。香港的優勢是什麼?馬旭飛說,是金融、專業服務,且人才專業化、國際化,而內地恰好在進行製造業轉型升級,需要諮詢、法律、財會、金融方面的人才,香港企業可“放下身段,勇於去做” 。
香港互聯網專業協會會長洪為民稱,在大灣區建設中,香港的強項將更強,不僅是金融方面,還包括專業服務,如質量控制、項目管理等,正為內地所需。此外,內地製造業技術過硬,但包裝設計方面仍未跟上。包裝設計正是香港的強項,以前幫外國企業做,現在可幫內地企業做。
中銀國際研究部宏觀經濟分析師葉丙南認為,香港具有“一國兩制”環境下背靠內地、面向全球的獨特優勢,有規範的市場製度、完善的司法體系、先進的商業基礎設施、公正透明的監管體系,以及較低的稅率環境,優勢十分明顯。
大灣區建設可整合區域內資源,促進優勢互補,避免同質化競爭。葉丙南說,珠三角擁有密集和相對完整的製造業產業鏈條;深圳的互聯網企業和高新製造業企業較多;香港的經濟結構以服務業為主,在旅遊、商貿、融資、教育、醫療、法律等方面資源豐富;廣州則擁有多所重點大學和省級研究機構。因此,它們的專長並不相同,同質化發展的傾向較小。
業界認為,大灣區發展理念出現的時機十分成熟:粵港澳不僅風俗文化接近,基礎設施上也在不斷互聯互通。此時提出此理念,可謂水到“灣”成。
洪為民稱,粵港澳大灣區是一個大粵語文化圈,這在世界範圍內罕見,也可發展創意產業。基礎設施方面,港珠澳大橋貫通後,“一小時交通圈”覆蓋香港、廣州、珠海,交往交流更順暢。
據香港特區政府政制及內地事務局介紹,粵港澳大灣區內的城市人口超過6600萬,經濟規模超過1.3萬億美元,是極有潛力成為具備高競爭力的灣區城市群,並可同時提升其宜居度和發展的可持續性。香港會繼續利用自身的獨特優勢,與大灣區內城市和地區協調發展。
葉丙南指出,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的發展要從整體框架上明晰三地發展定位,爭取錯位發展,減少同質競爭。三地政府需要加強合作,建立三地的產業扶持基金,消除行政壁壘,營造統一、協調的商業環境,激發市場主體參與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