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報告:香港去年創業活動十分蓬勃
香港中文大學創業研究中心昨天公佈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去年香港的創業活動十分蓬勃,成立少於三年半的公司占公司總數一成,比三年前激增逾兩倍。
報告指出,2007年香港成立少於三年半的公司為10%,遠遠超過多個亞洲城市,包括東京(2%)及新加坡(6%),但較中國大陸的16.4%而言,香港的指數仍然偏低。
此項研究是“全球創業觀察”(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GEM)的一個部分。GEM是一個由巴布森學院(Babson College)和倫敦商學院(London Business School)成立的國際性的研究組織,由超過42個經濟體系200多名位研究員組成,每年調查各國的創業情況。
在2007年,“全球創業觀察”訪問了逾14萬名來自不同國家的成年人。全球創業觀察香港研究工作由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創業研究中心負責。
創業研究中心主任譚安厚解釋,在2000至2004年,香港成立少於三年半的公司只有3%,遠遠落後於世界多國。現在創業率有這麼大幅的增長並不意外,因為從1999年至2004年受訪者的創業信心很低,而能察覺到的創業機會也很少。
報告顯示,大部分香港的創業家是男性,年齡介於25至34歲。他們都曾接受高等教育和有良好的經濟能力。55%的受訪人士都曾經有創業的經驗。
對此,譚安厚指出,“更多曾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士創業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因為他們創業需要放棄原本的高薪厚職,機會成本十分高。這顯示香港的創業者是為了把握創業機會,多於因缺乏好工作而需要創業。”
不過,報告也指出,香港的融資方法依然有待改善。除了創業者本身的積蓄,私募創業融資占了最大的創業資本。43%創業者計劃以個人的積蓄創業;57%創業者表示會依賴正規及私募創業融資。每十二位香港人中就有一位是私募創業投資者,比“全球創業觀察”地區的平均數高。他們主要是創業者的朋友或家人。
香港美國商會創業家小組委員會主席馬瑞安談到香港創業的優勢及障礙時指出,香港創業活動長期以來都很蓬勃,因為香港人技術水平高,也很靈活。而成立新企業很快捷,相對來說也不昂貴。但另一方面,不利的因素包括香港經營成本高,本地市場細,區域市場分散,都會妨礙新企業發展。
為了更積極鼓勵創業,譚安厚建議,香港應加強和珠江三角洲的聯繫,香港特區政府應增加研究與開發的基金,而大學應積極促進科技轉換至企業。社會方面則應培養創業的文化:着重創意、知識產權和企業家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