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here

僅一成社企可持續經營

【明報專訊】本港現有逾280 家社會企業,有組織發表首個有關香港社企的研究報告,走訪了43 家社企,發現只有約一成達到可持續經營的水平,四分之一受訪社企已陷入削規模求存甚至結業的危險。研究指出,部分社企過分把企業目標傾斜於扶貧及助弱上,忽視了商業發展的重要。

香港政策研究所於7 月至9 月走訪43 家社企,了解營運情况,當中13家、即三成受訪社企的資金主要來自社署或民政事務署的社企創業資助,其餘則主要靠社福機構資金、基金會捐獻。有關研究結果於昨日社企國際研討會上公布。

四分一陷經營困難

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社會企業)陳雲根表示,可持續經營的定義是根據社企是否為人認識並已建立自己的品牌、會否擴張及商業發展情况。研究發現,43 間受訪社企中,只有5 間(約12%)符合可持續經營的定義,即可在市場立足或開拓市場, 27 家則屬平穩經營。另一方面,10 間受訪社企(約23%)已經正在削減規模求存或者衰落,換言之,即每4 間社企便有一間出現經營困難,甚至可能結業。

只顧助弱缺乏創意

陳雲根表示,社企發展成功率不算低,與中小型企業的比例相若。

他亦發現一個有趣情况,如果負責社企的社工對該行業有較大認識,例如本身家族亦經營同類型生意,對社企發展較好, 「他們和供應商比較相熟,知道要到哪裏入貨」。

陳雲根續稱,較成功的社企通常可以找到隱蔽市場及社企獨特的定位,一線通平安鐘就是好例子。不過,大多數申請社企創業資助的團體,均是根據服務對象去辦社企協助他們就業,在創業上缺乏創意。

需引入營商才能

香港政策研究所行政總裁李正儀認為, 本港社企發展仍在起步階段,主流社企資金多由政府主導,但未來要將營商才能帶入社企。李表示可參考海外例子引入商界管理,利用創業精神發展事業。

民政事務局回應指出, 「伙伴倡自強」計劃旨在推動可持續的地區扶貧工作,所有申請書均按既定審批準則詳細考慮,如推行時間表是否周詳、預算是否符合成本效益,亦有推動社企通過配對平台找尋商業機構合作。

社署回應表示, 「創業展才能」計劃撥款亦有考慮計劃的可持續程度。

部分較成功社會企業

■一線通平安鐘

意念由獨居老人冷死引發,長者安居服務協會以改善老人求救的通訊方法開發隱蔽市場,首5 年曾負債千萬,及後獲更多資金改善服務,並提供安排送飯、心理輔導等增值服務,建立品牌■醫院「卓思廊」便利店及復康產品店卓思廊由非牟利機構商業分支「明途聯繫」營運,由企業管理人士而非社工營運,聘用精神病康復者、智障人士。因社企關係而獲醫管局招標優惠,母公司亦可邀得醫生義務當顧問。便利店提供「度身」服務,並印刷復康刊物於醫院派發,至今有9 家分店,是醫院唯一復康產品商

■豐盛髮廊

基督教豐盛職業訓練中心現有兩間髮廊,為邊緣青少年提供訓練機會,管理層大多有商界背景,早前曾招股集資300 萬元,是本港首間社企透過集資籌營運費,日後打算再收購擴充

Date: 
Saturday, November 22, 2008
Media Name: 
Ming Pao 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