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企也可牟利 「願景」惠及社群
可能因為解決社會問題的重任大都落在社福組織機構上,普遍的思維便誤解了社會企業是來自非牟利 / 非政府機構(NPO/NGO),但是社會企業的成功,必須是以創新、果斷及財政健全的經營模式出發,才可以有效地長期經營運作。
取決創立願景 減社會失衡
大部分企業在開展業務時招聘員工,已經可紓緩失業問題,但這並不代表所有企業都是社企。要分辨真正的社會企業,應該取決於企業在創立初時的願景(Vision),是因為社會出現了問題,令社會企業家感到激動、不安甚至憤怒,所以下定決心要直接針對某一項或多項的社會問題而產生一些「前所未有的解決方案」,這種以做生意的「手段」,具備明確「目的」助社會減少失衡的模式,就是一間優質的社會企業應有的素質。
原創於英國的《Big Issue》雜誌就是屬於創新改革型的社企,因為將雜誌的分銷方法由傳統的發行商集中化轉變成露宿者個體戶的分散下放,透過銷售過程為不幸的社群帶來經濟利益,既可令他們自食其力,又能充分發揮露宿者廣大的分布覆蓋。
公眾誤解 社企即「對社會好」
公眾一般都以為「對社會好」的企業就是社會企業,這種誤解也要予以糾正。有些企業先以盈利為目標,然後在經營期間衍生其他社會性的事務,例如拓展慈善的附屬機構和具有環保減排的工業流程,這些都是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的範疇,跟社會企業的創新與財政健全的精神是截然不同。撇下會否被濫用為品牌公關的策略,企業社會責任本身的內在價值是正面的,而且與社會企業的目標沒有衝突的。
要成就具創意的社會企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以教育及訓練的方式外,實踐建立具體業務才是最有效的方案。以我們舉辦的「香港社會企業挑戰賽」為例,至今已累積超過150份的「社會企業營商意念」(Social Enterprise Business Ideas),過往除了勝出的隊伍有機會獲贈實習獎金籌辦其社會企業外,其他的概念及計劃書只好被擱置,其他比賽及團體的想法其實也有不少。有見及此,我們認為要將這些營商意念公開,建立「社會企業營商意念」平台,並希望吸引其他專家貢獻想法,讓普羅大眾有機會參考學生及專家們的思維,吸引一些有熱誠的企業家將其商業經驗結合大家的好點子,着手執行一些可行性較高的業務計劃,創造一些適合香港經濟環境的社會企業。
建營商平台 吸有志投資者
基於行政上的方便,政府的兩個社企投資基金:民政事務總署的「夥伴倡自強」社區協作計劃及勞工及福利局的「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只可以鼓勵非牟利 / 非政府機構拓展社會企業,至於個人或私人企業要發展社企,惟有單靠自己、朋友及親戚募集了資金後才可來開展業務。透過上述開放的「社會企業營商意念」平台,一方面可加強市民對社會企業的認識,另一方面亦可吸引有志創立社會企業的投資者一起共商大計,共同籌組多幾個民間社會企業基金。只要有適當的私人社會企業基金出現,那些具有營商頭腦的中小企業家相信會很樂意為創新的社企模型獻出他們的智慧和經驗。
撰文:蔡明都 香港中文大學創業研究中心、香港社會企業挑戰賽項目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