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矽谷文化 創業始於失敗
前文提及,到上海舉行的「創新型創業教育實踐」研討會觀摩,感到中港兩地的創業教育都面對應怎樣尋找到資源來組建非主流的跨學科的課程、幫助老師做到實踐性強的創業教育、結合教與研來做到教學相長等問題。
聽眾質疑作為學者一個,無創業經驗,筆者又如何教授。本來學院裏的標準答案,是知識來源不一定全來自實際操作,分析能歸納出管理的原則。若然擁有經驗才能施教,恐怕大半商學教授都要丟職。但想到過去與幾位同事一起用傻勁做過的事,一方面虛心地回應:「we walk our talk。我們做了創業學說要教的事。」然後加以說明。
將想法實踐 修正推產品
課堂上反覆提及的幾個創業學名句,對教育學者都能有所啟發:
1. Fail frequently and quickly to succeed fast - Seeling(Standford)(要失敗得多及失敗得快才能盡早成功)
2. Pursue Opportunity without regard to resources at hand - Shalman(Harvard)(不用理會手上的資源,以取重大機會為上)
3. The only way to predict the future is to create it - Timmons(Babson)(要預知未來,惟有自己去創造未來)
學者們要學習的第一件事就是要面對失敗,矽谷文化常常被奉為創業者要學習的對象,原因如Tina Seeling的名句所示,要盡快把想法造成原型作真實的測試,才能把自以為對的點子面向市場,全速加以修正,最終成為成功的產品。
跨科招新血 建業界網絡
香港於90年代末正值科網股潮,創業教育曾經成為熱潮,不少學系都成立過創業課程,但因未有經過切實的琢磨,隨着熱潮退卻,很多課程並沒有紮根,紛紛退出了市場。
以中大的失敗為例,那時管理學系剛辦的創業學主修因學生不足而取消;中大創辦的亞太區創業計劃比賽Asia Moot Corp舉辦了數屆之後,亦因高層缺乏支持而拱手讓予其他亞洲大學。但重要的是要從失敗中學習,了解到創業教育要擴大層面,跨越學科,招攬在不同學系但有創業理想的同學,畢竟商學院學生大都以入企業為依歸。
而且,正如要建立新企業一樣,辦創業教育者要看準時機,在缺乏資源之下另闢途徑,擴闊空間網絡,謀取認同地位。那時「全球創業觀察」計劃擴展,Paul Reynolds教授親自來港招募研究團隊,因緣際會,被同事把握機會加以說服,中大遂成為香港代表,有了如此分量的研究在手,政府及商界給予了包括金錢等的支持。
研究團隊在研究過程中擴闊了人脈,積累了資源,拿到了「合法性」。當2001年結果公布,香港出奇低的創業率成為了官商學各個界別都認同的議題。筆者及參與的同事亦加深認識了香港的創業實踐,與業界建立了互動的橋樑。
拉攏官員人才 設計方案
隨着創業逐漸成為大眾關心的項目,不少政策亦與創業拉上關係。在這時候,我們捕捉「商機」,拉攏了冀需新思維的官員、賢達,以自己對創業的認識提出新的計劃,幫助業界及學界在創業方面做新的方案,例如與香港設計中心合作舉辦的設計師創業課程,為民政事務處舉辦香港社會企業挑戰賽等。而經過與我們這些學者在以上活動的互相砥礪,不少業界精英,已經提升了自己單從日常操作認識創業的層次,有能力提出理論、概念去歸納見解,並通過與學者的合作設計課程,一起發表商業個案、論文,共同實踐創業這個大商機。
從無資源、無認受、無實踐作開始,只要創業教育者抓緊機會,資源是可以在過程中積累。至於未來如何,只有憑大家一起去創造了。
撰文:區玉輝 中文大學管理系副教授、中大MBA課程及中大創業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