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貴成本飈 兩代創業大不同
創業尋金夢令不少人趨之若鶩,新一年財政預算案中,財爺要求本港按揭證券公司推小型貸款,支援基層創業理想。
然而創業路不易行,有80後創立軟件公司,透過落酒吧開拓客源,毅然拒絕新加坡創業邀請;亦有上一代創業家,50年前瞄準當年小學升中試商機,推補充教材成功令生意上軌道,慨歎現今創業成本高、競爭大、機會少。
80後開公司 落酒吧拓客源
租金貴,成本升,港人創業路愈來愈難行。07年於中文大學信息工程系畢業的鄭斌彬(Ben),秉持創業夢,與兩名同學合資逾萬元,透過網絡起家,創立軟件公司Oursky,協助企業透過設計表格等,建立資料庫,公司開創至今3年,旗下員工已有9人,生意總算達收支平衡。
不少80後認為打工無前途,Ben笑稱︰「打工好似坐鐵達尼號,創業則像自己可以握着舢舨!」冀透過創業致富的他,畢業後曾於大學任研究助理,月入逾2萬元,最終決意自立門戶︰「我相信創業幾年,也可以賺到這些錢!」由於創業成本低,Ben為了拓廣客源,多次與朋友前往酒吧,主動與潛在客戶攀談,成功找到最初的5至10單生意。
由於工作有成就,早前獲新加坡資訊通訊發展局主動接觸,邀請其公司移往當地,政府更會提供創投基金,但他最終選擇留下︰「我很硬頸,不相信香港真的不行!」但他亦不禁批評,港府的創業支援不足。
50年前推教材 事業上軌
相距50年,現年75歲的明德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執行董事何萬森,年輕時的創業路亦不平坦,曾就讀中大前身聯合書院經濟學系的他,約19歲便與同學合資1,200元,在上環堅尼地城開士多,惟管理不善,3個月後關門大吉;其後創業心不死,分別創辦英文夜校和中文中學,可惜相繼無疾而終。
何萬森直言,創業要屢敗屢戰。1966年,他任職教師,具備學校人脈,於是瞄準升中試商機,明白不少家長渴望子女升上名校的心態,與好友合作推出小一數學補充教材,並以一本8毫的廉價吸客,令事業漸上軌道。
他表示,創業是興趣,但投身教育界更是志在「以生命影響生命」,但慨歎現時創業成本高,競爭大,機會亦少,令年輕人創業之路亦步亦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