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沈祖堯 香港病了 抗疫抗逆3裝備
2003年的沙氏(SARS)恍眼過去12年,正當記憶漸淡,「沙氏」又再成為新聞頭條,昔日傳染病肆虐小城的片段,再度飄過腦海。如今病毒已由SARS變成MERS(中東呼吸綜合症),被冠以「新沙氏」之名,12年前在沙氏一疫經常見到的名字,現在亦有不一樣的人生軌迹。
沈祖堯,當年站在抗疫前綫的威爾斯親王醫院8A病房主管,被《時代周刊》(Time)封為「亞洲英雄」;今天則是帶領香港中文大學的親民校長,被學生封為「祖堯BB」。當年他無懼進入病房,跟病毒打仗;現在則要走入雨傘中爭拗中,為激烈場面降溫;以往接觸最多是病人,今天則是年輕人。
對於年輕一代來說,12年前的疫情或者只是一個長假,沙氏對政治經濟帶來怎樣的打擊,香港人如何齊心抗疫,沒有太深刻印象,這份淡薄猶如冰水般刺痛了沈祖堯。他不忍新生代遺忘歷史,將沙氏回憶錄《不一樣的天空》重印,並舉辦沙氏研討會「十年生死兩茫茫」,重提舊事,希望年輕人了解過去,警惕未來,因為今天的香港,他認為得了比沙氏「更重的病」。
沈祖堯慨歎現時社會的開心指數大不如前,年輕人對前景的盼望比沙氏時期更差,尤其在當下社會嚴重撕裂狀況下,他不禁問:「香港啊!你是否生病了?還病得如此之重?有甚麼比致命的沙氏更致命呢?」要治好這個病,沈祖堯認為社會必須尋找「下火涼方」,少一些爭拗,多一點體諒,並解決年輕人對政府和國家積怨已深的種種問題。他認為香港人只要重拾昔日沙氏期間的團結精神,一定能解決難題。
沈校長民望高企,連續4年被選為全港最受歡迎大學校長,在政壇中更被視為特首人選之一,但他在訪問中多番強調無意從政,完成校長職務後打算重披醫生袍;這名醫生校長為學生列下「藥方」,寄語學生時刻做好三樣「抗逆」準備,迎接將來未知的挑戰。
全球逾千人感染、已奪去430多條人命的中東呼吸綜合症,上月底因一名路經本港的南韓男子,殺入香港。港人熱門旅遊點韓國的疫情嚴重,至周四(4日)35人確診染上MERS,死亡人數為3人,經歷過沙氏慘痛教訓的香港,立即提高出入境防控戒備。
12年前沙氏一役,香港百業蕭條,股樓皆跌,回想起令人猶有餘悸。如今的大學生當年不過在唸小學,對沙氏只有模糊印象,當沈祖堯聽到學生跟他說:「我僅記得不用上課差不多一個月」、「每年一度的生活營被取消了」、「整天呆在家裏的我,差點給悶死了」,便驚覺不得不重新整理歷史,讓年輕人了解過去。
「現時有伊波拉,又有其他傳染病,有人問我會不會像以前沙氏般,我覺得可以利用這機會,重溫當時發生過的事。」早前沈祖堯在沙氏10年研討會上,邀請一班沙氏康復者分享當年感受,有退休商人如今每天享受天倫之樂,但不忘貢獻社會,出錢幫助有需要學生和資助醫學研究;亦有當年父母雙亡的年輕人,現已成家立室,承諾努力做人,照顧下一代;還有3位曾染病的醫生,他們沒有放棄專業,繼續在公立醫院為市民服務。
爭拗不斷社會後退
過去12年,香港經濟股樓皆已走過低谷,來了個大翻身,但沈祖堯慨歎社會氣氛卻每況愈下。「我覺得香港近年並沒有向前進,而是停滯不前,甚至漸漸向後退。」
「雖然現在沒有沙氏,但人好像更不開心,反而當年大家很團結,非常支持醫護人員。現時社會卻有很多爭拗,整體氣氛很灰暗。」他形容香港患上了較沙氏更致命的病,社會撕裂,爭拗不斷,年輕人對將來缺乏安全感,作為一校之長,他嘗試從年輕人角度分析,「年輕人的不滿最初源於看不到自己有上流機會,看不到大學畢業後,可以過一個他們覺得比較合理的生活,樓價貴,工作壓力大,爭拗其實由一個社會及經濟角度,多過由一個政治意識形態開始。」他認為問題一切源於社會無法向上流、置業困難等經濟民生問題,對香港政府和中央政府的認受性亦愈來愈低。「回歸十七年,大家覺得無好日子過,尤其年輕人和打工仔,社會傾斜向比較富有一方,所以對政府甚至國家政策積累了怨氣,逐漸失去信心。」他認為過去若沒有搶奶粉事件、樓價受控、大學生發展有前景,社會矛盾不會撕裂至此。
「我經常問學生,你們對社會那麼不滿,原因是甚麼?他們很坦白說,『校長,其實都是因為買不起樓囉!』這是一條好緊要的刺,是他們每日都面對的問題。」他總結,「我覺得民生問題仍然是最關鍵。」
聆聽學生建立互信
去年香港學生發起一場全球關注的雨傘運動,沈祖堯期間曾跟港大校長馬斐森走到金鐘添美道,呼籲示威學生冷靜。運動過後,學生重返校園,他跟學生會成員聊天時,知道部分同學搬離家自住,生活開銷大增,「我發覺他們開始討論買菜幾錢斤,哪裏買餸便宜,我心諗有無搞錯?你們是學生會成員喎!我聽完有點心酸,其實年輕人的生活壓力很大。」
從學生口中,他聽到一個新名詞「後物質時代」,「即是當目標變得遙不可及時,大家就不再追求物質,寧願享受那些微的心寧安靜,就像要求香港不要發展,關起大門,外人不要來,我們又不走出去,總之我就耕田,做自己心靈滿足的事就算。」
雨傘運動後,沈祖堯看到社會部分人不接納當時情況,部分同學出街甚至被人鬧廢青。他認為這種指責無補於事,反而令年輕人跟社會更分隔,所以即使再忙,也不時主動和學生溝通,不時約數個學生,食飯交流,飲兩杯啤酒慢慢傾,「我覺得溝通好重要,尤其今日香港,如果咩都扎起哂馬,然後在談判桌上傾,好多東西會傾到好論盡。溝通帶比我們最大的得益,是有信任。」
作為校長,沈祖堯除了聆聽,也提建議,授予年輕人打拼未來的「抗逆三寶」:「現在大家一定要裝備的,是終生學習(Life-long Learning),懂得分析大數據(Data Analyst),以及培養創業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 Spirit),這三項要素都會在我們課程全面發展。」
【抗逆第1寶】終身學習
沈祖堯認為年輕人要善用網上學習,就算畢業也繼續吸取新知識:「現時好多教學已不需要返入大學校園裏,網上有Moodle這類學習平台,愈來愈普遍。」中大設有Moodle網上系統,將部分教學內容上載、分類,沈祖堯不認為網上教育可取代大學,但認同這是世界趨勢,校園亦要慢慢適應,「你諗吓,後生仔11點先起身嘛,八點半要佢上堂,就算人返到,腦仍在枕頭。在網上你自己睇完,答幾條問題,然後返來同老師討論,可能是個好方法。」
【抗逆第2寶】分析數據
「科技是好大的出路,我聽業界人士講,不止香港,全世界都缺乏Data Analyst(數據分析)。雖然有海量數據,但無人懂得分析,如何把雜音隔掉,找出社交網上的人討論主題、趨勢如何。這是好大的就業市場和發展空間,並非很多年輕人知道這是將來好大的市場。」
【抗逆第3寶】創業精神
今年初沈祖堯曾到美國矽谷、史丹福大學訪問,看過當地科技創意改變世界的環境,他認為由年輕人創業所帶來的活力,正是香港現時極之需要的動力。
「記得數年前有3個學生敲我門,分別讀金融、教育、工程,他們想成立一間網上補習社,問大學可否提供幫助,我問可以怎樣幫你,難道給錢你們開公司?不過我想深一層,其實這種要求可能不少,只是那三個傻仔夠膽敲我門,或者很多畢業生都有創業一試的想法。」
沈祖堯指,現階段大學沒計劃投資初創公司,以免辦教育又做生意或會引起混亂,但大學成立了「前期創業育成中心」,協助畢業生向政府和科技園申請創業資助,並將於各學科設創業課程。「並非工程或商科學生才要學,就算沒打算做生意的學生,都應了解創業需要甚麼,說不定四五十歲時才有興趣做生意,這些都是教育上未來的學習趨勢。」
期望港人團結抗逆
作為全球腸胃科研究權威,沈祖堯帶領研究團隊解決了不少腸胃病及治療問題,但對刻下香港,他深深嘆了一口氣,表現得無計可施:「如果我知道(怎做),可能做到好多事了。社會問題不簡單,不是三言兩語可講到。」
他曾形容此時香港猶如病重,比沙氏更病,如果由他來為這病人開方,可有良藥?「我諗要食返啲涼涼哋的東西下火,潤一潤,大家太燥了。」他慨歎社會無法重拾沙氏時的團結精神,希望藉着重提當年的艱難日子,鼓勵港人團結,「沙氏那時,好像狄更斯(Charles Dickens)講,是最差也是最好的時候,看到人性最好一面,也看到最差一面。我希望大家可諒解一點,如果我們團結,其實沒有困難不可以克服。」
沈祖堯 Profile
56歲
?2008出任中大逸夫書院院長,並於2010年出任校長一職至今
?2003年沙氏爆發期間,是威院8A病房主管,於前綫參與抗疫工作,後來跟另外兩名醫生獲《時代周刊》譽為「亞洲英雄」
?1983年於香港大學醫學院畢業,1985年擔任威爾斯親王醫院醫生,是腸胃研究權威,於醫學期刊《新英倫醫學雜誌》及《刺針》等發表10多篇論文
沙氏回憶錄 改寫人生路
「新沙氏」上月底殺入香港。這種傳染病現時未有有效藥物治療,死亡率約40%,較舊沙氏的約10%更高。
該病症隨一名韓國男子傳入香港,港府追蹤病者與接觸者的新聞,不禁喚起港人的沙氏慘痛記憶。
2003年沙氏在港肆虐百日,香港度過了如同死城的4個月,在港造成1,755人染病,299人死亡,其中包括8位醫護人員,期間寫下一個又一個既悲痛又光輝的香港故事。
沈祖堯作為抗疫領軍主要人物之一,沙氏期間3個月未曾回家,一直在威院宿舍,每天跟進疫情進程,直至零死亡、零感染,疫病劃上句號。
疫潮過後,沈祖堯到了美國的約翰霍金斯大學進修和研究,就在那3、4個月,寫下了《不一樣的天空》一書。「這是最差的日子,也是最好的日子。」沈祖堯以狄更斯(Charles Dickens)《雙城記》名句,總結他對沙氏抗疫的回憶。
「那時無事做,便想將沙氏發生過的,趁自己未老人癡呆,都寫下來。最初只諗住寫日記,無想過寫書,所以好少字。」校長日記式的沙氏回憶錄,細緻寫下自己的喜怒哀樂與生命感悟,深受年輕人喜歡,2005年獲選香港教育城的「十本好書」之一,原版銷量逾1.5萬本。
今次最新的增訂版,沈祖堯特別加了新章節,談到沙氏10年過後的不一樣:「沙氏10年後,我的人生路亦完全改變了。」以前他認為學術研究才最有價值,但沙氏改變他對人生看法,認為不能只有知識和技術,而沒有對病人感同身受。他希望教育做到「以人為本」,希望把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感染下一代,而不止醫學生,當年的沙氏英雄,也因此做了大學校長。
仿效史丹福 助學生創業
創業潮流浩浩蕩蕩,中大近年着力培養學生創業方面的發展,早前跟Google合作辦名為「EYE Program」的創業比賽,亦成立「前期創業育成中心」(Pre-incubation Centre,簡稱Pi Centre)。
該中心提供免費空間、科研設備、校友導師,亦協助獲選團隊申請政府創業資金,例如政府的大學科技初創企業資助計劃,每年每隊上限50萬元。學生的創業計劃如一年內成功,有一定營業額,便可進入下一階段,進駐科學園或數碼港,或尋找投資者。中心前年投入運作,第一輪挑選9隊,第二輪則有7隊入選。
沈祖堯指,中大未來亦會仿效史丹福大學,將創業課程貫穿各學科,除了商科、工程科學生,文科、音樂系學生都要掌握創業概念,讓跨學科學生交流創業意念,碰撞出創新產品。
就連中大校友亦助推一把,由校友創立的「中大校友傳承基金」上月底在校內舉辦「中大創業日」,透過創業展覽、諮詢、主題講座及個案分享等,為校友與有興趣創業的中大生提供交流平台。
「我一定不會做官!」
由被捧為沙氏英雄,至擔任中大校長,不足10年間,沈祖堯成為香港無人不曉的公眾人物。獲任校長以來,他連續4年穩坐八大校長排名榜之首(港大民意研究計劃及香港專業教育網每年調查),甚至在學生口中有「祖堯BB」的暱稱。民望高企,形象親和,沈祖堯在政界更被傳是特首黑馬之一,雨傘運動關鍵時刻,他又一度走入學生當中任中間人,人氣時無兩,他曾撰寫的一篇網誌《我的中國心》,更被指是有意投官之舉。
由沙氏英雄 變親民校長
「啲人話我寫埋啲咁嘅嘢,一定係想做官啦。但我告訴你,我一定不會做官!」沈祖堯拉高聲綫、斬釘截鐵說,並着記者一定要記錄下來:「我不懂亦不喜歡做,我只會做回醫生而已。」
行醫30年的沈祖堯是腸胃科專家,皇仁書院畢業後,進入香港大學醫學院,1985年加入威爾斯親王醫院當初級醫生,1992年出任中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講師,至1999年升任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系主任,期間經歷了沙氏一疫。
2003年香港爆發沙氏,沈祖堯當時正是疫潮源頭的威院8A病房的主管,既是主要負責人,亦是抗疫要員之一。疫症過後,與另外兩名香港醫生被《時代週刊》(Time)譽為當年的「亞洲英雄」。
一登成為沙氏英雄的沈祖堯,名字從此跳出醫學界,廣為普羅市民認識。2008年,他出任中文大學逸夫書院院長,汲取兩年大學管理經驗後,2010年51歲的他獲任為中大校長。「(做校長的挑戰)係好大,其實都少少亂碰亂撞先搞成咁,唔緊要啦,人生有好多東西是無法預測的。」
民望如浮雲 最想再從醫
擔任校長後,沈祖堯未有放下教鞭,繼續任教醫學院五年班的學生,逢周六返醫院睇症,這份堅持背後原來有因,「因為做校長係好高危行業,隨時無得做,要即刻走,所以我都唔想丟低我的『鈴鈴查查』,第日唔識做。」去年才獲中大校董會續任校長,任期至2018年,不過校長唔易做,校長即使現時民望高企,也不忘自嘲一番,「民望如浮雲,靠唔住,可能一個禮拜就玩完咗。隨時有單甚麼事情發生,就要下台啦。」他更反問記者:「無試過咩?」
現年56歲的沈祖堯,日後卸任校長,最想重披白袍,在大學教醫。「我不宜在私人市場做了,到時太老啦,又要搵舖位又要請人。」耗資60億元、位於大學站旁的中大私院,正如火如荼進行中,暫料2019年落成,到時可會在這家新醫院見到校長身影?「未諗過喎,到時可能退休了。」
祖堯BB眼中偉人
沈祖堯的演說有一定魅力,這或與他愛讀名人演講有關。原來除了每日讀三份中英文報紙,每周必讀《時代周刊》外,他也喜歡讀名人傳記。他曾在中大教過一課通識叫「偉人偉論」(Great People Great Speech),課上挑選了6位傳奇偉人的故事,尤其鍾愛他們具感染力的經典演說。
馬丁路德甘(Martin Luther King)
美國人權領袖、公民抗命代表人物,為美國黑人帶來消除歧視的「民權法案」,《我有一個夢》是他1963年在華盛頓林肯紀念堂發表的著名演說。
約翰甘迺迪(John F. Kennedy)
美國第35任總統,被譽為美國口才最好的總統之一,1961年的就職演說被視為經典,1963年11月遇弒身亡。
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擔任英國首相,雖然自小有口吃及咬字問題,卻成為一位演講偉人,在大戰期間以多篇打動人心的演說拯救國家。
曼德拉(Nelson Mandela)
一生為消除南非種族隔離而奮鬥,曾為此入獄27年,其出獄演說卻帶來寬恕和信念,憾動人心,曼德拉1993年獲諾貝爾和平獎,及後當選南非首位民選及黑人總統。
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
生於南斯拉夫的天主教修女,為服侍窮人中最窮的人,前往印度加爾各答服務,先後成為垂死者之家、兒童之家,為照顧幼弱窮人奉獻一生
甘地(Mahatma Gandhi)
帶領印度脫離英國殖民、走向獨立的領袖,曾多次以絕食、不合作等非暴力方式爭取民主。
校長中國心 「國民教育不能迫」
沈祖堯上任校長以來,以開明親民的作風,獲得校內外好評,但也不是毫無批評之聲。2012年他發表一篇網誌《我的中國心》,曾被批對國情認識膚淺,不清楚內地黑暗面;又質疑他避談重要的六四事件。
文中,沈祖堯講述自己在不同時期對中國人身份的心路歷程。在1986年他遊覽北京的萬里長城、蘆溝橋、圓明園,認識慘痛的侵華歷史,又聽導遊分享故事,「導遊告訴我們,當他還是中學生,在沒有要求得到一分錢回報下,下課後就幫忙築建人民大會堂。我對自己說:這就是我想成為的中國人。」在2008年北京奧運中,他因看見運動員鄒市明在拳賽中贏得金牌落淚,「在賽後,他圍上中國國旗並說:『我們不再是東亞病夫了。』我的淚水奪眶而出。我為自己是中國人感到自豪」。
有中大校友批評沈祖堯忽視中共為奪金牌,不惜令數以萬計小孩自小含淚受訓的惡行,對國情的認識膚淺。又有網友質疑,沈祖堯由自己出生的1959年開始,細數到2012年的中國心,卻沒提1989年的六四;談四川地震的苦難,卻忘了豆腐渣工程的人禍。
雖然文章備受抨擊,沈祖堯無悔寫過這篇文,並道出寫這文的源起:「那時開始好多水貨客,有人在上水(抗議),舉牌寫着『中國人滾回中國』,我看到這句話好唔安樂,接受唔到,亦不希望我們的年輕人這樣說。」於是有感而發,寫下《我的中國心》,「我寫的都是我真心相信的,文中亦提到我起初對中國無感情,在英國殖民地長大,校章有個皇冠,在港大讀書,第一次有身份危機,是參加學聯旅行去歐洲。」當時在瑞士有個節目,表演者建議每個國家的學生站起獻唱歌曲。「我好尷尬,死啦,唱《God Save The Queen》還是《我的祖國》的時候站起身呢?」結果他一直坐着,發現自己的身份認同危機。
文化薰陶感染學生
去年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的調查,顯示港人對「香港人」身份認同感上升,「中國人」身份則為2008年以來最低。為減少年輕人對中國感覺抗拒,政府曾想硬推國民教育,亦有大學提及強制到內地交流,擁有一顆中國心的沈祖堯認為「勉強無幸福」,「阿爸阿媽要你做的,你都會反對,但同學叫你做的,可能會願意。」
他指中大不時到內地交流,一種是到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實習;另一種是到落後地區探訪賑災或建設,「這是很好的國民教育,讓他們感受到國家有好多地方有需要。」他指國民教育不一定要強制,反而藉文化薰陶、潛移默化,可感染學生,「例如我喜歡寫大字,飲中國茶,聽中國音樂,有這些文化薰陶之後,我不會否認自己是中國人,不需要一定讀課本,聽甚麼政策、讀十三大十四大。」
談10大敏感詞
社會爭拗
一個社會這麼大,不會每事都完全同意,但大家是否可以包容同互相尊重?我不是說,政府所有工作都一定對,但亦不是一定全錯,大家討論時,有時去到人身攻擊,我覺得沒有這必要。
粗口歌
其實我未聽過(嶺大)個演唱會,所以不太清楚,但你問我個人當然不贊成講粗口,用粗口侮辱人就更加不會贊成啦。
中國人滾回中國
我見到有人拿起個牌寫着『中國人滾回中國』,看到這句話我好唔安樂,接受唔到,真係講唔出,亦不希望我們的年輕人咁講嘢。
廢青
在佔中之後,有些學生告訴我,社會對佢哋評價低了,好多廢青這類Concept。我覺得這些趨勢是無補於事,不會令年輕人跟社會主流融合返,反而會愈來愈分隔,所以希望俾多點時間後生仔。
公關伎倆
很多人指我PR伎倆很好,但我想澄清,我跟學生聊天並不是公關活動,而是真心有興趣跟學生接觸,否則不用去那麼多次,每次都叫記者採訪啦。
國民教育
這些不可以勉強,例如我喜歡寫大字,懂得唐詩宋詞,欣賞中國畫和音樂,會讀《三國》、《紅樓夢》,有這些文化薰陶,不需要讀甚麼十三大十四大,自然潛移默化,不會否認自己是中國人。
高民望校長
民望如浮雲吧,靠不住的,可能一個星期就玩完啦!
本土派
我覺得只是小部分人,起碼以我接觸的中大學生,只是絕少部分。我相信他們的想法是有一種憤怒在裏面,對香港和看不到自己將來出路,所以希望給年輕人多一點時間,其實我們年輕都激動過。
內地交流
每間大學都做很多內地交流活動,不過佢哋(學生)抗拒的是一定要去做,其實如果不是強制,反而效果會好一點。
做官
我告訴你,我一定不會做官!你一定要幫我寫這句,因我不懂亦不喜歡做官,我只會做回醫生而已。
校長唔易做 fb作橋樑
沈祖堯是沙氏英雄,亦是最佳校長,其開明和親民作風甚得民心,在雨傘運動走入人群一刻,更盡顯領袖魅力。這位聲望極高的校長,去年獲校方提早續約至2018年6月,前後將上任校長一職8年。
放下身段與學生交流
「現在做校長跟從前不同,我讀港大時,畢業那日才見到校長黃麗松,但三秒就行過。校長現已不單單只是一個學術職位,負責學術研究、教學方向等,因為大學已是社會上重要一部分,很多社會議題都要回應,特別這幾年,年輕人的事情最熱門。」
除了參與中大每年一次在百萬大道舉辦的公開論壇,跟學生直接對話,沈祖堯亦會輪流到中大9間書院跟學生作夜話訪談,甚至約學生食晚飯飲啤酒。
沈祖堯亦經常在個人網誌和Facebook發表個人意見和生活點滴,以求融入在年輕人主導的新媒體世界。「我希望自己的價值觀和想法可以跟學生分享,但無法逐個講,如果寫Circular學生會即刻丟,電郵都無人睇了,所以要寫Blog,仲要放在Facebook,差不多手指都未放開,已開始有人反應,這就是新一代人的溝通方法,我就用你溝通方法吧。」但他坦言,自己只負責寫文章,如何上載網誌和Facebook,仍需別人代勞,「這些媒介跟年輕人溝通有幫助,但有時未必可完全表達想法,所以不可逃避面對面傾談。」
沈祖堯曾寫道,要做到以人為本的教學,為師的應以自己為教導的榜樣,因此嘗試「放下身段」與學生吃飯、交流,參加他們的活動。沈校長的努力獲得學生的愛戴,有書院甚至每年都邀請校長任烹飪比賽評判,「那些食物其實都唔易食口架,但你都要嘗試跟他們親近一下。」
效龍應台 學生校長對話出書
沈祖堯愛寫書法,也愛寫Blog,不定期撰寫博文,是他上任校長後的堅持之一。「我覺得自己不應該只是開會、簽文件,我希望自己的價值觀和想法,可以和學生分享。」每次校長出Blog,也備受傳媒關注和引述,當然也吸引出版社主動接觸,希望合輯成書,「有幾個出版社問過我,但我唔俾,我想卸任校長先出。」
他現正埋首寫另一本書,意念來自於龍應台與兒子對談的《親愛的安德烈》,但不是和他的女兒對談,而是和一學生,透過二人書信往來,探討年輕人問題,「這書不是我教人,而是一個平等對話,這亦是一個好方法,了解他們想法,我亦講我的看法。」
校長自言較喜歡讀「功利」的書,即一些可啟發他如何管理大學、做好大學教育或關於年輕人的書,他舉例,如由Google現任及前高層合撰的《How Google Works》、法國經濟學者皮凱提(Thomas Piketty)分析世代問題的《21世紀資本論》,還有他不時演講時都有引述的《What I Wish I Knew When I Was 20》,「在20歲時要識的,就是面對失敗,衰咗可再嚟過,因為在矽谷個個都衰過好多次。」
《What I Wish I Knew When I Was 20》
內容:作者Tina Seelig為史丹福大學神經科學博士,是專門教導創意及創業的導師。兒子上大學前,她特意分享了自己讀大學和初入社會的挫折與經驗,後來又在史丹福演講,引起熱烈回響,最後將其經驗及教學寫成這本暢銷書。
《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
內容:此書將企業管理的理論,應用在人生規劃上。作者Clayton Christensen是哈佛商學院教授,他在學院畢業班發表了一場廣為人知的演說。談到人生不同成長歷程的意義,以每10年來劃分人生,20多歲是「播種期」,30多歲是「培育期」,40多歲就是「收成期」,認為40歲才是人生下半場的重要起點。
中大學生校友怎樣說?
張秀賢
中大學生會前會長、政政系三年級學生
不似前校長高高在上
「校長在中大學生心中形象好好,為人好隨和,平日會請同學去他家中食飯,又會在facebook同學生傾計,跟前校長如李國章、劉遵義相比,沒有那份高高在上的感覺。最難忘是農曆新年學生會請校長寫揮春,他捉着我隻手教寫書法,祝我心想事成,同學收到揮春都好開心。
去年雨傘運動,校長很緊張學生安全,發聲明外都『哦』過我,希望中大同學可以快點離開,但我覺得他不了解同學要留低的原因。另外作為學生代表,我希望校長可以更主動向同學解釋校政,而不是『action and reaction』,學生出聲才回應。例如校方一直指香港和深圳中大獨立營運,但深圳分校證書和香港一樣,是不是應該解釋?早前解放軍來參觀中大,學生會和校友要求取消活動亦是例子。」
王維基
1985年中大電子工程學系畢業生
將仁心帶到校長工作
「去年8月,我和同事參與冰桶挑戰,原因一是潮流所趨,另一原因是希望響應籌款活動,喚起社會對『漸涷人症』的關注。當時,我需要點名3人接受挑戰,腦海中第一個想起的,就是沈祖堯校長。
結果,不負眾望,沈校長接受挑戰之餘,還不忘向大家解釋這種病症。醫者父母心,沈校長將他的仁心帶到校長工作上,對同學給予適度合時的支持,亦不忘提醒和訓悔,相當受同學歡迎。
作為校友,希望沈校長能帶領中大繼續創造出色的學術成就外,亦希望他能帶領同學,走出他們想走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