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here

顛覆教育 為初創企業開路

學債高築,不論是美國或香港已是一個不容輕視的問題。以2014年初計算,香港學生拖欠學債的數字於十年間增3.5倍,款項高達2.4億港元。另外,在2004年,香港投放在教育的支出佔公共經常開支的20.7%,是政府經常開支最大的份額。不過,比這些數字更值得關心的問題是:龐大的教育支出為社會和學生創造了什麼價值?近年在世界各地所興起的三創現象──創意、創新和創業,常被有些人追捧為價值創造之源頭,又如何能得力於大家在教育所投放的資源?

自2007年, 筆者獲邀加入中文大學創業研究中心成為項目總監,親身經歷了創業教育如何從邊緣走向中心的位置。一方面看見三創現象隨着互聯網的急速發展而不斷壯大,由開始的時候被幾個科技龍頭所支配,到今天有異軍突出,在不同領域顛覆對手,改寫行業的遊戲規則,像美國的Uber及香港的GoGoVan都是明顯的例子。

導師質素參差

現在,初創企業竟成為Cool的代名詞,傳媒也樂意另闢專欄來報道。現在不單是大學生,連不少在職人士都有意思向這方面探索。去年由Google及本校合辦的EYE(Empowering Young Entrepreneurs)活動,邀得Google主席Eric Schmidt前來香港出席啟動儀式,並吸引了共九百多名年輕人參加,可謂盛極一時!

於是特訓營(bootcamp)、創業周末(Startup Weekend)、示範日(demo day)、黑客松(hackathon)、共享空間(co-working space)如雨後春筍,四處出現。由美國崛起、專注編程培訓的公司General Assembly也在數年前打入香港,更把培訓內容擴展到用戶體驗、精益創業、數據分析等範疇。太古地產(Swire Properties)更在港島東區康和大廈成立Blueprint B2B科技創業加速計劃(accelerator),銳意培育一批能為香港產業注入新動力的初創企業startups。各大學也更着力擴展有關方面的工作,開辧課程及增強創業研究更不在話下。

當愈來愈多人想尋求這方面的知識時,卻發現要在短時間發掘出有潛質和能力的團隊,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一件事。就算是加速器,也需要找到一班有心有力的導師(mentor)從旁指點,就好像教練一樣,要有長期作戰的謀略,也要有幫助團隊臨場對拼的技巧。不過,在筆者的觀察中,導師的質素參差不一,有些人雖然有多年產業經驗,但未必與時並進,能夠洞悉科技、商業模式及用戶體驗最新的發展。當然當中也有老行專跟80和90後的代溝問題存在。

大學方面,教授們都醉心於學術研究,強於發表論文,而不是能親自「落手落腳」的營運猛將;加上學術圈子壁壘分明,各科講求專攻,跟startup三創所要求的跨界合作和敏捷開發(agile development),還是有點水土不服。筆者所見,比較可行的模式,還是引入本身有初創企業背景的人才加盟,與大學內的全職導師合力,各展所長,為同學和有心加入創業大軍的人士出謀獻策,尤其是集中在前孵化期(pre-incubation)的培訓。

還有一個最實用的路徑,那就是替較成功及走在產業前沿的startup打工,邊做邊學。如果是學生,更應該爭取實習機會,來賺取從學校和書本中學不到的學問。

資源和需要錯配

最後,官產學最可以合力投放資源的地方,就是開發網上培訓平台。既然有心有力的導師那麼罕有,何不把他們的專長、心得攝錄成教程,放在網上供人學習。破壞性創新(Disruptive Innovation)大師克萊頓.克里斯坦森(Clayton Christensen)已揚言教育界將面臨大顛覆,而他自己也全力投身混合學習blended learning的大潮中,網上網下互補共濟。

回到文首所談及大家在教育所投放的資源如何能創造價值的問題上,要有效把錢用在適當的地方,必須先了解目前的困難,不是沒有資源,也不是沒有需要,而是資源和需要不能配對。筆者希望藉此拋磚引玉,與同好為香港的初創企業共謀獻策。

作者為香港中文大學創業研究中心項目總監

#孫耀先 #經管智慧 #商管啟示 - 顛覆教育 為初創企業開路

Date: 
Thursday, June 18, 2015
Media Name: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