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here

中大校友創業四成屬80後 一般投資只有十萬元

【本報訊】全港首個大學校友創業普查去年展開,負責調查的香港中文大學發現,逾四成創業者均是「八十後」年輕人,而他們的投資金額一般只有十萬港元或以下。有二○○七年畢業的校友,最初僅靠萬多元資金開創軟件服務,經歷過金融海嘯大難不死,憑堅持「總有出頭天」信念,至今每月營業額高達十多萬元,創出一遍新天地。

中大創業研究中心去年三月至六月,向一千名校友展開全港最具規模的創業調查,研究由五十年代至今的校友創業個案。調查顯示,四成四受訪者的創業年齡介乎二十至二十九歲的「八十後」;近四成人的創業啟動金為十萬港元或以下。而創業校友中,七成人均是畢業於工商管理學院或社會科學院,同時,他們是單身、沒有家庭負擔。

七成人畢業於工管社科

中心副主任區玉輝分析: 「部分剛畢業的年輕人不甘打工,加上未有家庭重擔,他們多數向朋友借錢,籌到基本資金就會向夢想進發。」他說,最近十年的研究發現,本港創業的人數比例,維持每一百人就有三人選擇創業,相比起歐洲、日本等地,本港創業比率正常。

二十六歲的鄭斌彬,○七年畢業於中大信息工程系,曾在香港大學擔任研究助理。他認為「打工好悶」,遂與志同道合的同學兼職軟件服務賺得一萬元,在「一蚊都不用花」的情況下,○八年做老闆開公司,打造年輕人為理想的天空。「一般八十後都抱着急賺錢、認為在香港打工無前途的心態,但自己希望實現個人理想、為資訊科技界作貢獻。」

啟動創業學長計劃

○八年底經歷金融海嘯,半年維持「零」單生意狀態,鄭斌彬說,當時的確是日子難過,如今每月營業額已上升至十至二十萬元。創業三年,他學會打工學不到的知識, 「公司財務要看緊、因什麼都靠自力更多,沒有人幫你。」雖然月薪只有萬多元,但他堅持信念,認為總有成功一天。

同樣畢業於中大,明德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智慧出版社、明德出版社執行董事何萬森,五十年代先後經營過士多、酒樓,創辦英文夜校、小學補習班、幼稚園等,直至六六年創立現時的明德文化出版事業。「以生命影響生命」就是他的座右銘,雖然年屆七十五,但對教育的熱情並未退卻,目前,是中大聯合書院校董、基金會委員,以及多間中大校友會聯會學校的校董,以培育下一代成才為他終生目標。

此外,中大創業研究中心已啟動「創業學長計劃」,希望藉以加強彼此創業經驗,促進更多成功創業活動,昨日更率先由鄭斌彬及何萬森登記成為首兩名會員。

Date: 
Wednesday, March 9, 2011
Media Name: 
Ta Kung Pao 大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