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能經濟轉型 為何香港不能?
本中心的2007「全球創業觀察」報告顯示,香港的新創企業大部分都是消費者服務(包括零售、酒店、餐飲業、教育、保健及社會服務等),高達59%,為一眾已發展國家包括英、美、日之首。筆者認為這並不是一個健康的現象,因為這正意味着香港的新創企業正在向商業價值鏈的下游部分傾斜,導致價值鏈出現斷層,同時亦容易導致新創企業在一個細小的板塊內惡性競爭。
為何新一代的創業家會對商業價值鏈的中上游業務不感興趣呢?根據筆者觀察,大至可以歸咎以下三個原因。
港人短視實際 不求創新
首先是香港人太短視、太實際。筆者所訪問過的成功創業家基本上都認同香港人創業的主要原因是賺錢、希望發達而多於希望創造一些與別不同和獨特的產品或服務。創業者都太願意去順從現有的市場需要,而並非以突破性的新產品和服務去創造新的市場需要。這形成過去十多二十年香港只能成為出色的原廠設備生產(OEM)中心,而在委託設計生產(ODM)和自有品牌生產(OBM)方面卻進展緩慢。
香港政府為了推動這方面的發展,在過去十年相繼成立了科技園、香港設計中心等機構以推動香港的科研及設計發展,奈何很多市民大眾由於看不見短期經濟回報而對這些機構大肆批評,更否定成立這些機構對香港長遠發展的益處。
其次,香港於過去幾十年在人文藝術和文化的培養,往往只停留在裝飾的階段,並沒有將之形成主流價值。西方在經歷工業革命後也會開展出文化上的現代主義及後來的後現代主義思潮,他們工業上有泰勒(F.W.Taylor),在文化上也有包浩斯(Bauhaus)和蓋里(Frank Gehry)。且不要再說得那遠,就說我們的北京城,既有中關村但也有798藝術區。
反觀我們所居住的香港,有甚麼能與人家相比呢?這些限制反映在新一代的本地創業家身上。他們對這些中上游的工作所需要的能力缺乏認識和體驗,在創業時更不敢觸及這些範疇,以免自暴其短、增加風險。以致在今日的香港,有能力從產品創作到設計、研發到製模、生產到銷售能一手包辦的高增值本地企業,寥寥可數。
此外,香港的中學教育過早分科亦令香港人的知識流於片面。中四學生在分科後便要忙於應付各種考試,他們基於香港人向來喜歡「走精面」的惡習而只肯學習針對考試而設的課程,為成績而考試。而專上及大學教育又少有跨學科課程,大部分的只是為了巧立名目、招徠學生,或救亡一些少人問津的學科,以雙學位的課程來另闢客源。到授課的時候,只由個別教授負責課程的一部分,而並非系統地把課程整合至跨學科的交流上來迸發出知識火花。
賴銷售別人品牌 失優勢
如果香港的新創企業在未來幾年繼續向商業價值鏈的下游傾斜,長遠而言便會失去產品或服務的控制權,令企業難以創新,惟有繼續銷售別人的品牌或淪為人有我有的所謂業務,失去競爭優勢,最後只能在價格上作競爭,在一個細小的市場互相廝殺。這個惡性循環已經在原裝設備生產業(OEM)中出現過,如果香港人在筆者所提及的問題上仍然停滯不前,這個惡性循環很快便會在消費者服務業中出現。
既然倫敦都能夠從一個煙霧瀰漫的工業城市轉化成為一個集金融、藝術、音樂、設計和潮流領導者於一身的城市,以比倫敦更年輕、更有活力的香港為甚麼仍然在經濟轉型的大海中浮浮沉沉,不能向多元化發展邁進呢?
撰文:孫耀先、區玉輝 香港中文大學創業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