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here

蔡明都教你加強創業能力

創業失敗經驗彼彼皆是,香港中文大學創業研究中心項目總監蔡明都指出:「創業起步好辛苦,好易失敗,通常兩個死法。好多時因為無人去支援、給予意見和提點;第二個原因是,過度預期業務或銷售額,銷售預測太過高估,現金流來不切回來,不夠錢營運。」香港商報記者黃兆琦

「創業不是越後生越好,好多時有工作經驗和對行業理解熟悉更好,除非行業是來自大學的尖端科技,才不一定要經驗,因鑽研科技時通常在學校。一般來講,創業要有行業的知識、人脈、如何在特定行業的市場裏找資源;最重要一點是,能在市場上找到機會,」蔡明都續說。

服務對象非單中大 師生

中大早於2006年成立創業研究中心,今年正好慶祝10周年,成立以來服務的對象不單是中大的師生。2007年加入中心的蔡明都說:「好多人誤解以為中心只幫中大人,我們面對的受眾是全港年輕人,公帑的受眾好闊。見到不同的人和網站,環保,零售、建築,我都學到。」

創業研究中心所有個案都會有檔案紀錄,見面也不只一次性,會有檔案跟進,定期找求創業者,日後出現新的關連個案,便作配對。蔡明都說:「我們有導師專家幫手睇住年輕人,幫手分析問題。第二部分是幫助他們物色前期投資者,不少創業者不知哪裏有好公司,來到大學我們因應適合的行業和興趣作推介。」

事實上,創業研究中心與前期投資者有很多合作,整個參與的過程、合作事成後的跟進見面,中心也辦投資者演講、路演等活動。不過,中心的目的並非要創業者依賴中心,而是傳授能力,讓他們獨立和強大。

不少讀者都想知道,如何才能加強創業能力。蔡明都建議從兩方面入手。首先是改變生活習慣,令自己生活更多元化。他說:「創業最初要有構思能力,這能力可以培養,但需要時間,不會每日突然增加很多,要從生活習慣上長期訓練。不要日日穿同一款衫,或者不日日用同一交通工具返工返學,可以轉變一下,兜個大圈返學或返工食飯,令自己生活多姿多采些,就會常有啟發。」

第二是改變閱讀習慣和多元閱讀。蔡明都說:「創意頭腦要有左右腦平衡,左腦思考羅輯,右腦管藝術創作,左右腦並用才會有好的創新意念。不要太偏執於一種學問,多睇多讀多接觸,最重要不要心存偏見,例如理科可以學音樂和畫畫,欣賞下不同學問,視野會更廣闊,人會開明好多,一開明就會轉數快。」

此外,創業者要成功,良好的溝通能力與說服力、管理能力、以及廣闊人脈,同樣缺一不可。蔡明都強調,溝通能力與說服力不是天生的,一定是後天培養而來。他說:「有時一個人年少時說話不多,但忽然很多話講,又懂得演講,是想通了,通過不斷的接觸和嘗試才成功。」此外,他建議有意創業者抽時間看電視劇、電影、舞台劇等,吸收講故事的技巧,「以為劇集同生活無關是錯的,電視劇內容往往好地道,一般人接觸面不會這樣廣闊,例如銀行家、工人,從劇中基本能夠認識各行業。」

如何建立管理組織策劃能力?蔡明都建議,在求學階段時多組織活動,「大學的集體功課往往比較學術性重一些,而且是在課室內進行和完成,不用面向群眾,接觸也只是模疑接觸。想鍛煉管理組織策劃能力,可多試做領導,學生組織、群體活動,讀書過程中參與成為主席、領導、幹事等。」

很多事情需靠政府推動    

本港創業環境不錯,惟創業不單靠資金,港府仍有很大空間改善本港的創業環境。香港中文大學創業研究中心項目總監蔡明都指出,創業最重要的三個元素,就是創業者能否找到良好機會、能否整合資源,以及創業團隊的質素;政府是最大的資源掌握者,有很多事情要靠政府推動。

青年創業技能裝備

蔡明都說:「政府不會幫人找機會,要靠自己搵,不過在營商環境、市場空間、生存機會上,很多工作可由政府做。」他續說:「舖租是否要完全市場主導?是否任由一直貴落去?零售業方面,因環境不許可,單一個別團體和小型企業沒可能創業,政府是否需要撥地方規劃?還是想零售業單一化,全由集團式經營?情況值得提出研究。」

在青少年創業技能裝備方面,政府也大有可為。蔡明都說:「中學大學的十年教育,在青年能力栽培上,是否包含創業能力?溝通能力和組織能力建立是否足夠?」他認為當局可檢視現有制度和師資,是否有能力提升青年創業的條件和能力,假如沒有,可以將培訓外判或與外界合作,包括交由中大創業研究中心等單位負責。

此外,蔡明都強調,資源整合的重要性亦不宜忽略。例如如何促進私人企業中的前期投資者與天使投資者,與創業人士的對接。他指出:「依家靠大學、創業平台見面,平台是否吸引全城投資者關注?做來做去這個圈子只有幾百人,很有問題,可能找不到適合的投資人,或好概念找不到投資。一般創業者很不懂得去取得資源,有何方法促進?」黃兆琦

 

Date: 
Saturday, April 25, 2015
Media Name: 
Hong Kong Commercial Daily 香港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