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here

中大鼓勵創業 各學科增課程

中大鼓勵創業 各學科增課程

中文大學為鼓勵學生創業,將於各學科設創業課程。

中大校長沈祖堯認為,除了工程學及商科學生外,各學科的學生亦應對創業有認識,考慮未來課程的發展方向,將於各學科加入創業課程,連同校內現有的「前期創業育成中心」,冀推動校內的創業文化。

校友傳承基金 建交流平台

中大校友亦設立「香港中文大學校友傳承基金」,加強年輕校友與資深校友的連結,昨舉辦首個「中大創業日」,透過創業展覽、諮詢、講座及個案分享等,建立一個交流平台。

「2014中大校友日畢業紀念班籌款委員會」召集人陳早標表示,校園環境自由開放,為創業發展提供良好基礎,有助孕育創意的想法;而設立基金,亦有助資深的校友分享其經驗、人脈予年輕人,達致傳承意念。

創業者要「think bigger」

對於本港的創業環境,同為召集人之一的中大校友、港科研集團行政總裁林曉鋒認為,本港年輕人視野只集中本地市場,惟本地市場太小,創業者眼光應放遠到中國、東南亞市場,並「think bigger」(大想頭)。

林曉鋒又指,香港的本土文化多為「隔籬飯香」,認為外國品牌較本地好,若港人與港府能多使用及購買「香港製造」的產品,可為本地創業環境帶來支持。

 

中大生3度創業:We only live once    

不少年輕人以儲首期、圓上樓夢為人生最大目標,但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昨寄語年輕人,勿只求安穩工作或單以買樓為人生目標,「我希望畢業生有更大創意發展空間。」

有中大應屆畢業生未畢業已3度創業,在天使投資者協助下,上月推訂造西裝平台,首兩個月營業額已達6位數字。他認為年輕人應把握時間實現夢想,若有500萬元在手,創業、去旅行都較買樓有意義,直言:「We only live once!」

中大昨舉辦首屆創業日,沈祖堯開幕禮致辭時指,本港創意創業多側重於編寫手機應用程式及資訊科技,勉勵年輕人只要勇於創新、做無人做的事,未來發展空間可更大,鼓勵他們並非以找一份安穩工作、上樓為人生目標,直言:「我希望畢業生有更大創意發展空間。」

嘗兩次敗績 「蝕少少賺經驗」

在多個創業例子之一,現在中大修讀工商管理的應屆畢業生吳德灝(Allen),未畢業已創立第3間企業,現時主攻高檔市場,提供網上「度身訂造」西裝的平台John Landon,未正式推出市場,已獲6位數字的營業額,成功看似唾手可得,但原來創業道路並非一帆風順。

Allen在大學一年級已夥拍數名同學成立網上補習平台,惟缺乏對市場的認識,失敗告終。及後成立的方案公司,亦於數個月後無疾而終。縱使面對失敗,Allen未有放棄,直言:「蝕少少,但經驗賺番!」

校友當軍師 網購西裝攻高層

第3間企業於去年11月出現,更於偶然的機會下,從由創業便擔任其軍師、中大校友的港科研集團行政總裁林曉鋒引發。

林表示,每年需訂造多套西裝,個人需求大,Allen考慮到男性不愛花時間逛街買衫,遂引發為客人作一次全身量度,並將資料儲起,客人及後可利用網頁及手機App輕易訂造西裝,美國有相近的商業模式,惟亞洲卻缺乏。他上月以個別邀請方式試水溫,現有數十名客戶,三分一客戶是上市公司主席或高層,現已獲6位數字的營業額,亦有天使投資洽商7位數字的投資,半年內計劃進攻內地市場。

Allen認為青年人創業欠缺經驗、人脈、不熟悉行業,他在以前的講座上主動認識林曉鋒,獲對方花時間分享創業經驗、管理之道。林曉鋒稱創業不「包生仔」,認為年輕人應不介意成功失敗,賺經驗亦很重要。

倘500萬在手 「創業勝上樓」

對於上樓夢,Allen卻有另一套看法。他認為年輕人應把握時間做想做的事,並放眼世界,在全球化的今日不應只聚焦香港,未來亦可能於內地發展,直言買樓並非其最大目標。自言出身普通家庭的他表示,其投資金額不多,但強調全由個人支付。他稱若有500萬元「上樓費」在手,創業、去旅行亦可能較上樓有意義。

 

何謂天使投資者?    

天使投資者(Angel Investor或Business Angel)泛指初期直接投資於初創企業的投資者,可以是一次性的注資,或不斷提供資金援助直到初創企業渡過難關。

出錢出建議 重長遠價值

「天使」一詞最初來自紐約百老匯,形容為戲劇表演提供資金的人。《福布斯》曾指,天使投資者未必是百萬富翁,他們可能是專業人士或曾經創業者,想透過提供資本幫助初創企業,甚至給予建議或人脈,賺大錢未必是主要目的,反着重長遠價值。

中大創業研究中心項目總監蔡明都指出,在美國矽谷,天使投資者可憑一個創新的理念,便投資數百萬美元,鼓勵發展,惟本港投資者只着重短期利潤。他認為需教育投資者,留意初創企業的創新之處,放遠目光,不宜停留在傳統模式。

 

3個「大頭蝦」 創藍牙追蹤器    

創業機會其實藏在生活細節中。3名中大學生因「大頭蝦」,經常遺失銀包,萌生創業念頭,研發「藍牙追蹤器」,防止丟失物件。

現年24歲的郭瑋強(Eric)及22歲的劉柏林,經常遺失銀包。就讀信息工程學的Eric遂思考利用科技解決此問題,繼而研發出如USB大小的藍牙追蹤器。

手機響警號 防遺失銀包

用戶能將追蹤器置於貴重物品如錢包內,當錢包超出用戶自訂的10至20米距離後,手機App便會發出警號,錢包亦會發出「咇咇」聲響,讓用戶覺察遺失的錢包;若用戶手機與錢包距離太遠以至失聯,用戶仍能依靠失聯前一刻Google地圖偵測到錢包的地點作判斷。

Eric與兩名同學從去年年中開始着手研發技術,指資金及將概念變成可推出市場的產品,均為創業中的難關,幸得中文大學創業研究中心主任區玉輝作導師,徵詢其意見及助他們尋找商業夥伴,預料藍牙追蹤器今年可投產。

理想放首位 棄做精算師

而就讀精算的劉柏林表示,他個人投資近5萬元積蓄創立R-Guardian,亦計劃畢業後全職投入做生意,放棄成為精算師。有朋友指他不值得為理想放棄穩定、高收入的職業。

對於現今年輕人的目標多為上樓,劉柏林表示:「人各有志,這一刻我會把創業理想放在首位。」他亦指,不會因創業放棄了儲錢上樓而感可惜,因為有新靈感就要勇於嘗試。

Date: 
Saturday, May 23, 2015
Media Name: 
Hong Kong Economic Times 香港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