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應拿錢誘導年輕人創業( 下)
新一份《施政報告》中在青少年教育和發展上着墨不少,強調「生涯規劃」和撥出3億元成立「青年發展基金」,幫助年輕人創業。細想一番,究竟怎樣才能真正為年輕人的未來作規劃,就業?創業?守業?授業?
香港年輕人真的要政府為他們「向上流」伸出援手嗎?未來的我們真的需要向政府「拿錢」創業?今期續討論之。
當下香港的創業教育相對歐美發達國家而言,以商業企劃書比賽、師友計劃、企業探訪的形式居多,主要是由非政府組織和大學主導,公私營機構的代表往往樂於擔任義務導師為同學們分享,帶來一定成效。縱觀香港不同機構的創業活動,主要以同學們通過「評委」的審核,取得數千至數十萬不等的「啟動資金」,然後按照自己的商業企劃開始實行。多數同學可謂是「身經百戰」而選出來的「優秀企劃書之主人」,然而不少研究反映,在三年之後結業收場新創企業的超過90%,存活率遠低於英美等發達地區和中國內地。但我認為不應該單憑數字而定斷香港創業的環境,存活率低,不代表年輕人經營不善或是年輕人缺乏創意,在於整個社會的創業教育的忽視。
創業教育工作應該引導學生重新反思是否需要創業。近年來許多世界知名學者和學術會議指出,學生需要對未知的工作和未來一系列經濟及社會所帶來的挑戰做好準備。如果社會上形成一種「只懂創業,不懂規劃人生」的風氣,創業恐怕不能幫助年輕人走得更遠。因此,特區政府更應該重視創業教育,而且將提供創業教育的機構納入「青年發展基金」的首要資助對象,例如在英國及歐盟就已分別制定了清晰的創業教育政策和教師指引。
香港創業教育新出路
香港素來以優良營商環境享譽全球,知識型經濟是香港的基調,這其實已給香港年輕人提供了建立商譽(Goodwill)等無形資產的基礎。社會不應讓年輕人將「創業」和「自雇」畫上等號,或局限於職業教育上的培訓。根據《全球創業監察》和中文大學創業研究中心對香港的創業研究,達到碩士或以上學歷的年輕人更有意創業。
因此,我們應該利用好香港自由、開放和廉潔的優勢,為年輕人提供國際視野,培養年輕人明辨慎思的能力。港大教育學院張志儉教授也指出更好推動創業教育需要整合政府、商界、學術界等各方的力量。
讓年輕人知道創業不只是本土創業,更要吸引海內外的年輕人一同到香港創業,或鼓勵年輕人主導國際性的大型年輕人創業活動,如高峰論壇及工作坊,慎防閉門造車。
在這個層次上,可以借鑑歐美的高等教育,以大學擔當重要的創業教育角色,而且放手讓學生主導老師及外界,更要延伸至中學和社區,讓公眾一同關注學生的創業意念和生涯規劃。我期望由大學建立青年創業智庫及青年議會,向政府施政提供意見。在跨學科的大學氛圍中,讓高等學府成為年輕人認識世界及接受創業教育的樂土,繼而將創業教育打造成集教育、研究和推動創業的跨院校合作。
《紐約時報》資深專欄作家布魯克斯就結合平克和德雷謝維奇的教育理念歸納出:大學可為學生更好地掌握開啟職業人生、認知世界及建立一個完整自我的能力。青少年因而乘着高等教育的發展,繼而將知識轉化為創業的原動力。
相反,內地最近掀起「休學創業」的風氣,再加上國家教育部支持,很可能會將青少年推向急於求成,「三分鐘熱度」或為創業而創業的境地,最終失卻了接受教育的最佳時機。
創業是需要肩負勇氣
我最近也出席了不少由政府舉辦的會議,席間與政府代表和青年事務委員會的委員交流,亦深深感到政府很樂於聆聽年輕人的聲音,而我們亦要勇敢坦誠地對話,表達內心的想法。
年輕人的創業是需要肩負勇氣和對社會抱有一個真誠的憧憬,如若急於求成,很容易過於求實,未必有利於創意發揮。我們作為年輕人,不能演變出一種「輸不起,袋住先」的心態;政府更要慎防以單純資助的心態來「喂飽這班化骨龍」。
一般的創業,指導商業模式固然重要,但創業教育則更注重為未來做教育,不要單以「生意人」角度看年輕人的創意。所以,政府應藉「青年發展基金」實現近年來年輕人對創業的願望,同時大力推廣創業教育,以「啟思明德」作為綱要,讓年輕人明辨深思、迎難而上、關心社會、塑造人格,這些企業家精神對當下每一個學生都很重要,一個也不能少。2015年,既然年輕人已為繼承香港的創業精神做好準備,政府在創業教育便可起表率作用,為官者,民之父母也,面對年輕人,不妨傳道授業,可以為師也!
撰文:吳承禧香港青年創業智庫總監、香港大學青年創業學院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