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港好驚豔 靈感創意源自台灣 社企理念已融入企業精神
台灣社會企業圈近來積極向香港、南韓、新加坡等國「取經」,但其實不少香港社企「原創概念」來自台灣,許多香港人也推崇台灣非營利組織「百花齊放」,是推展社企絕佳環境,只要建立好的商業模式,就能發揮最大效果。
弘道不老騎士 啟發高齡體驗
香港中文大學創業研究中心項目總監蔡明都舉例,「香港社會企業挑戰賽」二○一二年冠軍隊伍「歷耆者」,在高中、大學推動「高齡體驗活動」,讓參加者穿上「老人裝」,體驗駝背、重聽、眼花感受,藉此建立對長者同理心。
該團隊最初就是看了台灣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拍攝的紀錄片「不老騎士」,深受啟發。
而且「歷耆者」創辦人當年創業前,還曾到台灣考察,發現台鐵員工會試穿「老人裝」,以此測試相關設施是否符合老年人需要。他花了數萬元在台灣訂購相關裝備,將此「體驗活動」帶回香港,轉換成營利模式。
台灣人說故事 香港人收穫多
「活現香港」(Walk In Hong Kong)創辦人陳智遠在設計另類文化導覽團前,也曾到台灣「取經」。他去看了雲門、北投及位於師大的南村落,對於台灣「說故事」的能力相當驚豔。
陳智遠還在部落格上讚賞台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找來長住北投的作家雷驤、歌手雷光夏「父女檔」為大家「說故事」。他們精選了一百零一個故事,只要付費,故事就會傳送到手機裡,讓遊客「用聲音認識北投」。
陳智遠說,台灣人懂得發掘、訴說自己的故事。「不是機械式把故事收藏在博物館,而是滲進每個角落,讓人感受到每個地區的人文脈絡」。
他帶著滿滿收穫回香港,把這些人文觀察融入文化導覽安排中,說自己的「香港故事」。
全力發展社企 質和量都重要
共同工作空間「好單位」(The Good Lab)創辦人黃英琦則指出,發展社企最終目的,是要回過頭影響商業環境。台灣已有不少創業家把社企理念融進企業精神中,「如果這樣的人夠多,台灣其實不必一定非得發展社企。」
黃英琦舉台灣「肯夢」創辦人朱平為例,他提倡的「50:30:20」法則,是在企業創立時就設定利潤分配方式:百分之五十用於投入企業「再發展」;百分之卅用於企業創辦人關心的社會議題或社會企業;百分之廿用於股東及員工間的分紅。
朱平主張,如果目前社企仍需政府、企業或私人捐助才能生存,不如建立「Profits for Purpose Enterprise」(有更高目的之營利企業)的商業模式,把社企概念融合在企業經營中。
「香港社會創投基金」行政總裁魏華星也說,社會企業是要補足政府未發揮的功能,因此社企不追求數量多,而在追求品質,「社企數量愈多,反而有可能是這國家待解決的社會問題愈多。」
魏華星說,發展社企最好的「土壤」是人,吸引更多不同領域人才加入社企,才有機會建立一股潮流、趨勢,把整個社企市場大餅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