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here

擺脫「社企」頭銜 躍升有責任企業

社企在本港發展多年,幫到社會又能自負盈虧的理念逐漸為人熟悉。時至今年,更有人決定擺脫「社企」頭銜,「進化」成為真正的企業。他們繼續將廢棄車零件轉變成高級家具,發揮它們潛在的「美」,亦結合了本土整車師傅傳統而精準的手藝,只不過「我想你因為公司產品有質素而買,而並非因為我係社企或環保而買」。(記者:朱樂怡 攝影:陳錦輝)

以培育社企為目標、由中大創業研究中心舉辦的香港社會企業挑戰賽(HKSEC)明年踏入10 周年,至今已累積逾6,000名大專生參與,有逾千個概念因而誕生。當中,本身毫無營商經驗的參加者胡思頴(Telly),努力多年,今年亦決定進一步踏上「Businesswith social concern(有社會責任的企業)」的路途。

發掘廢棄車零件另類美

Telly讀設計出身,做過大品牌的產品設計師,但「做設計唔應該只係幫人賺錢,無意義無價值!」當年她仍未想通,但毅然辭去高薪厚職,機緣巧合下在戒毒村做了7年導師,助迷途年輕人發掘他們的潛在價值。其間在大學進修設計時,幫忙到廢棄車場做研究,「我一見到啲(廢棄車)零件,結構形態質感都好靚,當時好似觸電咁!」

當她知道這些精美的零件要被熔掉再造,成為普通的工字鐵後,頓感浪費,故萌生改造設計的念頭。因為產品分毫不能偏差,她並外判給整車師傅做,「佢哋個個有30年以上經驗」,變相令這些夕陽行業的老師傅,讓他們的手藝繼續發光,「只要擺啱位,佢哋根本唔需要『再培訓』,佢哋原本嘅學識價值好高!」

參加培訓補底遇恩師

研究約1年後,她帶着產品參加HKSEC比賽,除了提供理財、法律、經營等培訓,幫她「補底」,「我當初連計固定成本、訂合約都唔識!」亦在此遇到她的啓蒙老師,至今恩師更扶持了她4年,提供管理和經營意見,為公司定下雛形。

不過,社企容易被人誤會為「將成本降到最低」,惟Telly堅持,自己的產品絕不是「攞垃圾返嚟做垃圾」,「我發掘到佢哋嘅價值,加埋手工,質素可以值幾萬蚊!」故今年公司轉型做企業,但她堅持不用成本可降低一半的新汽車零件,因為公司亦有社會責任。

回想過去5年,Telly懵懂過亦被騙過,但在HKSEC的幫助下,她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去學做生意。直至今年,「我見到個review自己都覺得感動!」更獲新加坡的JW Marriott邀請合作,提供其主題酒吧的家具。

社企無界限 要先發掘潛能

有心人做社企,或欠缺經營知識。以教育為本、為參加者提供培訓的HKSEC已舉辦近10年,其項目總監徐苑思(Elsie)說,社企的定義其實無清晰界線(clearcut),但有志者需先了解想幫助的人的真正潛能。

Eleie說,以前企業和社福分得好開,但其實企業對社會影響好大,故她認為企業「應該要加mission(責任)」,可以幫助社會之餘,亦對經濟有貢獻,「1蚊用落NGO度可能係燒咗,但1蚊用落社企到,幫人同賺錢兩樣都做到!」

經10年努力,不少人多了這些認知。

然而,Elsie 坦言,不少參加者都跌入supply-driven(供應主導)的陷阱,例如搵少數族裔織特別的手繩,「但幾多人需要呢樣產品?」

她認為學生多有赤子之心,亦有創意,不受框架束縛,但缺乏營商經驗,「你要先了解你想幫的人有咩talent(潛能),再加以發揮。」亦強調,做社企一定要有burning passion(燃燒的熱情),更要有empathy(同情心)。

 
Date: 
Friday, December 9, 2016
Media Name: 
Metro Daily 都市日報